首页

sm视频论坛在线

时间:2025-05-28 11:17:20 作者:“湾区伶仃”号成功下水!大湾区将实现“吃鱼自由” 浏览量:74167

  5月27日,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“湾区伶仃”号在广东江门成功下水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“科技牧海”新纪元。

  8万立方“水下宫殿”:重新定义海洋养殖空间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深海养殖工船规模宏大,总长155.8米,型宽44米,型深24米,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。与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,“湾区伶仃”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,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,拼砌成一个“水下宫殿”。通过挂设渔网,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,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,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。

  整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,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,为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游动空间,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。“湾区伶仃”号建成后,可年产5000吨鱼,是大湾区实现“吃鱼自由”的重要来源。

  智慧中枢:打造智能化“渔旅”融合海上渔场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采用了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,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,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,助力船舶行业绿色发展。该船还拥有两台3600千瓦的舵桨机,就像有了一双有力的“鱼鳍”,3.8米直径的桨叶能够让她自由遨游于湾区海洋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搭载了高精度的GPS、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,可实时报告航行水域的位置,为养殖人员作提醒。

  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 黄红宇:在“游弋”的模式下,“湾区伶仃”号能够依据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情况,通过驱动螺旋桨运转,灵活调整航速、航向,精准找到适合养殖鱼群生长的水域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,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污染,“湾区伶仃”号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,减少水阻力,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,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。

  在静态养殖期间,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具备海上休闲功能,为游客提供垂钓、主题食宿等服务。

  (总台记者 魏星 郑澍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消息称至少70人遇难,莫斯科恐袭五大关键点梳理!

当天,宁德市委市政府2023年第三季度工作检查活动走进柘荣县,察看乍洋不锈钢工业园区、太子参交易中心暨太子参数字博物馆和洪坑村“烽火西竹岔”红色教育基地。

广东省2024年度应急测绘保障与安全生产演练在汕尾举行

雅万高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形成的跨机械、冶金、材料、电气、电子、化工、信息等行业的产业链条,也带动了印尼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跃迁式发展。印尼国有企业部长艾瑞克·托希尔表示,雅万高铁项目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为推动雅加达和西爪哇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孙郁从“暗功夫”角度入手推出新著《鲁迅与国学》

一年前,这家制药公司带着新药Teduglutide来到进博会,并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现场签约。新药上市常常动辄数年,但在进博会的助力下,Teduglutide仅用6个月就进入了博鳌的医疗机构。

“中国画谷”河南林州暑期“写生热”

有记者问,据报道,美国防部近日发表声明称,美国务院已批准对台出售价值约7500万美元的战术数据链系统升级计划。请问对此有何评论?

首架直飞珠海的航展参展飞机顺利入境

夏繁是加快夏粮油作物育种的重要手段,可大幅缩短育种周期,有效提升作物的适应性和抗病性。而马尔康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,极其适宜粮油作物的夏季繁育种植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,科研人员就在阿坝州马尔康等地开展夏繁育种工作,育成川麦42、川油36、川芋56等一批重大突破性品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